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71章(3/4)

作者:黄晓阳
全部推给谷瑞开。谷瑞开动摇了,曾经一度和警方配合。但时

间很短,随即翻供了。舒彦和唐小舟都猜到了原因,处理翁秋水和谷瑞开共同拥

有的那套房产时,翁秋水表示,他放弃产权,全部给谷瑞开。谷瑞开将此解读成

翁秋水有赴死的决心。

舒彦希望谷瑞开相信,这只不过是翁秋水的应诉策略,因为这笔财产,属于

一笔有争议财产,并非他说拥有就能拥有,也并非他说放弃就能慷慨放弃。翁秋

水说那句话,对于这笔财产,意义其实不大,但对谷瑞开情绪的影响,却是巨大

。无论舒彦怎样劝说,谷瑞开就是信了翁秋水,完全不听。

舒彦开始意识到,法庭如何采信谷瑞开所说的一切,就不是谷瑞开罪行轻重

的问题,而是有罪或者无罪的问题。谷瑞开提出的这些,需要周密的调查取证,

然后靠翔实的证据来说明。问题是,这样的证据,舒彦是无法取得的,一定得靠

公安部门。问题在于,公安部门曾经给过谷瑞开机会,谷瑞开自己放弃机会的情

况下,他们才不得不改变调查方向,将翁秋水和谷瑞开列为共同主谋进行调查。

现在,整个调查已经终结,检察院复核也已经过关,舒彦作为其中一个被告的代

理人,提出被告之一无罪说,除非有强有力证据,否则,无论是公诉人还是法院

,恐怕都不会接受。

果然,舒彦向法官提出后,法官当即表示,除非你能提出新的证据,否则,

法庭只可能征求公诉方意见,看公诉方是否愿意将案件钾压,重新调查取证。舒

彦心里很清廷,这一要求不可能得到支持。公诉人只要向法庭证明,至于证明两

人罪行轻重的细节,与他们的辩护律师有关,而与公诉人无关。果然,法官向公

诉方征求意见时,公诉方当场拒绝。

下午继续庭审,轮到舒彦辩护的时候,舒彦先问谷瑞开,庭上提到一本外国

侦探小说,里面涉及将治抑郁症的药换成治狂躁症的药进行谋杀,你读过这本书

吗}

谷瑞丹说,我没有。除了知音和读者,平常我很少看书。

舒彦又问,你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吗?

谷瑞丹说,没有,从来没听说过,我不喜欢看侦探小说。

舒彦再问,你听说过与此内容相似的小说、故事或者其他类似知识吗?

谷瑞丹说,没有,从来没有听说过。

舒彦又转向公诉人,问道,那么,我想问一问公诉人,你们在对我的当事人

进行取证的时候,在她的家里或者她的亲属朋友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那里,找到了

这本小说吗?

有关这本小说一事,公诉人当庭作了说明。公诉人说,这本小说的出现,最

初因为翁秋水的供词。警方因为花过很多时间和精力,试图找到这一证据,结果

未能如愿。加上后来翁秋水自己否定了这一供词,所以,检方在公诉书中,没有

将此列为证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检方未将此列为证据,但实际工作中,

检方仍然复核了这一证据。复核结果显示,所谓谷瑞开看过一本外国小说一事,

仅仅只是翁秋水的说法,并未得到更进一步证明。既没有查到这本书,也没有找

到人证。

舒彦拿出了一本书,并且特别申明,这本书是她通过关系从出版社买到的。

出版社出具了一个说明,说明这本书出版时间很早,印数极少,后来也没有重印

。她向法庭说明,自己之所以找到这本书,正是想说明,这本书是存在的,里面

确实写到了相似的杀人细节。这说明什么?说明本案的杀人方法,确实来自这本

书。至于到底是谷瑞开看过这本书后,将方法告诉了翁秋水,还是翁秋水看到并

且运用了这种方法,却栽赃于谷瑞开,需要法庭来判断。仅目前所掌握的证据来

看,翁秋水实际已经承认,他知道这本书的存在,也就是说,他知道这种杀人方

法的存在。至于他所说的,方法来源于谷瑞开,至少,他未能提出更有力的证据

舒彦却提出了新的证据,她向法庭提交了几份书面证词,这些证词来自翁秋

水的熟人,他们证实从翁秋水手里借阅过此书。至于此书是翁秋水买的,还是他

从别人那里借的,不得而知。

这份证据显然打乱了翁秋水的阵脚,他并没有否认自己曾经读过这本书或者

曾经拥有过这本书,而是狡辩说,这本书是谷瑞开借给他的。

唐小舟喜欢买书而谷瑞开喜欢向外借书,她将借书给别人看,当成了一种官

场社交手段,有很多书,被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