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三章 科举之中有人闲庭信步(3/4)

作者:惆怅空
此刻,在这关乎自身学问之道方面绝不能相让,绝不能对自己缺少信心。

“杨兄说的不错,不论是谁,不论身份不论学问高低,既然都是这科便没来由都得去争一争了,”宋祁点头认同,同时心中有些悻悻然,没想到这么多年的玉陵第一纨绔竟然是这样,这让他不由有些惭愧,看起来人言可畏确实可怕。

最终认可这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之后众人又相谈几句之后便各自走开,今科会试也即将开始,另外几处考场情势也大同小异,这一刻这天渊几乎所有得意的读书人都已入了考场准备争那一榜之名。

由于这会试参考人数较多所以往往分几个考场进行考试,其考试形式和前朝科举一般无二,共考三场三天,分别考经史,策论和诗词歌赋。由于为了避免参考之人作弊所以一旦开考便需要考生在这考场之中住上三天,每间考席皆有兵甲镇守,而且还不时有巡查之人,可谓极为严格。

不同于前朝,如今天渊的会试虽然严格程度更甚于以往但是条件却不知比前朝要好多少。前朝会试所谓的考席不过是一张放了一块木板和一只恭桶的小格子间,吃喝拉撒都在这里面进行,而且不同于如今,当年的会试虽然也是考三科但是却分九天进行,这意味着所有考生都必须在这样的格子间待九天,如此一来对于所有读书人都是一场极为难熬的考验。

如今的天渊国经过休养生息之后国力强盛,如今的会试所有考席都为两间格子间,一间用于考试休息,另外一间则放有恭桶用来方便,虽然也很简陋但是却不知比之前的科举好了多少。

按理说这样的布置会为有些心怀不轨的读书人提供更多作弊的机会,但是如今的玉陵是能人辈出的年代,而且更为特殊的是由于本身武皇他们就出自江湖,所以这天渊朝堂和这个江湖之间的联系总是剪不断,理还乱。

如今的会试有身为成势高手的徐博温所布置的矩阵,如此一来那些普通读书人的小手段是断然逃不过这矩阵的掌控者的,也正是如此如今的玉陵会试才能如此布置进行。

此刻的所有考生已然全部经过了身份验证和入场,这也就意味着今科科举会试算是正式开始了。

在这考场之中,杨文锋坐于考席之中闭目养神,这种感觉他不算陌生只不过稍微有些恍惚罢了,适应了此间氛围之后他继续孕养体内的飞仙之力,这段时间虽然他为了这科会试准备了不少但是武道修为却也从未放下。

踏入感知初境之后杨文锋找出了一本当初他娘留给他的关于孕养与流转飞仙之力的法门,这法门叫飞仙十八转,每一转又分九脉,而如今杨文锋也不过堪堪一转罢了。

感受着体内那股发丝大小的气机流转九处脉络之后又壮大了一丝杨文锋才开始研墨涮笔,准备妥当之后便开始等候第一场的试题。

如此情形在其它的几处考场考席之中都大致相仿,在另外一处考场之中这玉陵六公子的榜首荀攸也正襟危坐的等着,不过身为念修感知如今他可以轻易的感应到此刻的儒家气运是何等的磅礴壮大,同时他还若有若无的感应到了那座如同穹顶天幕遮盖此方天地的矩阵,叹为观止。

他很清楚他之所以能感觉得到和他那位一脉相承的翰林院长玉陵太师有很大关系,他也有信心今科科举他不会让那位不是他的先生却胜是他先生的那位失望。

和荀攸在一座考场之中的还有同为玉陵六公子之一的华飞,相较于身为解元的荀攸他自然没有那样气定神闲,不过此刻他们两个倒是心有灵犀的同时想到了同一个人。

杨文锋,那个之前还为玉陵第一纨绔子弟的人如今却让他们刮目相看,他们都难以理解既然拥有那样的才华又为何要做出自损声明的事呢,而且还一做就是那么多年。

“不知他可会来参加今科会试?”荀攸自言自语,随后又微微苦笑,想到之前的翰林院那档子事他就有些无奈,对方哪里是读书人,分明就是那最不讲道理的蛮子嘛!

同样想着会不会在今科会试之中碰到杨文锋的还有华飞,只不过他一样不会觉得杨文锋会来,抛开其它不谈,对方毕竟是杨王之子,又何必来参加这会试呢?

除了他们这几位玉陵翘楚之外这考场之中也有那江南士子风流端坐,更有齐鲁之地的年轻读书人**肃穆,这些读书人皆聚于此地,皆为入天渊朝堂,看到此情此景身为这天渊太师的徐博温很是欣慰,很是开心。

由于担心今科会试会出现什么纰漏所以一早他徐博温便高坐于矩阵之中俯视整个玉陵会试考场,此刻看到这天下士子尽入玉陵他心情复杂,同时也非常满足,至少如今来看这些年他所做之事是没有错的。

俯视着整个会试考场他便能大致看出这些个考生所负的文脉气运多少,这其中以荀攸和一位来自齐鲁之地的年轻人文脉气运最为壮阔,在他眼中如同烽火狼烟一般粗壮显眼。

另外类似于华飞宋祁等人的文脉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