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零七章 山林定计(1/2)

作者:红粉阎王
这个计谋的前几策都还都挺顺利,就是最后收尾的一策失效了,也就是被李思成识破的埋伏圈。

只是这个计策的最前提就是,牺牲武次县,牺牲武次县的士兵和百姓,来换取整个战争的主动。

所以当陈宫问刘和敢不敢赌一把的时候,刘和犹豫了,最后还是陈宫的一句话才让刘和同意了这个计策。

“主公,你认为当我们的骑兵赶到武次县城时,武次县还是我们的吗?”

是啊,以斥候骑马的速度,消息传到自己手中骑马要一天的时间,自己再做出安排再让张绣领兵救援,当赶到到时起码还需要一天半的时间,那时候,只有几百人守卫的武次县早已落入了朝军的手中。

于是,整个以空间换主动的战争便打响了,整个战场按照陈宫的布置在发展。

刘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却没算到于禁会在关键时刻赶到,更没想到公孙度家族会隐居在武次县。

原来于禁接到刘和的指令后,便会和了正在豫州剿匪的公孙起部,率领天涯镇剩下的两千五百名步兵急速前往辽东,当千里迢迢赶到襄平时,却得到战争已经开始,主力已经在辽河边大战的消息。

于是求战心切的于禁,便率领着士兵继续向战场的方向进发,当经过武次县时,刚好碰到高句丽大军偷城,守军危在旦夕,才有了于禁斩杀敌军将领,而这也是刘和收到系统提示万分纳闷的由来。

于禁解了武次县之围后,从俘虏口中得知前线战事吃紧,便没有多做停留,率兵离去,本来是邀请公孙度一起的,却被公孙度拒绝,让于禁一阵惋惜。

“文则,依你所说,那个公孙度倒是个人才,不知能否为我们所用?”刚刚还在为埋伏失败而惋惜的刘和,此时爱才的毛病又犯了。

公孙度,辽东襄平人,东汉末年辽东割据军阀,曾任尚书郎、冀州刺史,辽东太守,伐高句丽,击乌桓,取辽东半岛,以辽王自居,妥妥的一个彪悍人物。

于禁想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主公,属下不曾与他多做交流,但依属下看来,公孙度谈吐非凡,武艺高强,若能诚心归顺,倒不妨试试。”

听了于禁这么说,刘和心中也有了底,这个公孙度值得招揽,但必须要保证忠诚,刘和可知道,这些历史上的霸主,可没一个简单的。

“此事以后再说,先说说现在的局面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此时,李冰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面带激动,“主公,战果统计出来了,我们这次可是撕下朝军一块大肉,根据斥候传回来的消息,这次撤回去的朝军只有两万余众,也就是说我们清风谷一战,至少杀死了敌军七万多士兵。”

听到李冰统计的战果,帐内坐着的众人俱是脸色一喜,众人都能想到这次朝军必然损失惨重,却没想到会直接死伤七万多人,如此算来,加上辽河边一战的一万人,朝军顶多也就还有六万多兵力,这对兵力本来就少的辽东来说,无疑是个大好消息。

“我们的损失如何?”公孙起问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

“清风谷一战,张将军部死伤六百三十人,邢将军部死伤五百六十人,韩将军部死伤两千六百五十人,公孙将军部死伤二十三人;武次县一战,于将军部死伤三百七十人。现在加上于将军带来的士兵,我们的总兵力是两万余。”

一场仗下来死伤四千多,相对于朝军的伤亡来说,少之又少,但汉军的总兵力本就不足,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

见众人的脸上沉重的表情,刘和不得不整理心态,“也就是说朝军的兵力从之前是我们的七倍,到现在只有三倍了?”

果然,刘和说完,众将的表情立即一滞,接着便是一喜,只有陈宫含笑不语。

“看来主公越来越成熟了。”陈宫心中默默的点着头想到。

“报,李大人情报。”

门外卫兵打断了众人的谈话,不过看现在众将的士气,刘和刚刚的一番话已经起了作用,也没必要再继续谈下去了。

揭开三根鸡毛标记的信笺,刘和心中暗暗祈祷,这种时候可千万不要出乱子啊,这段时间接连收到画着三根鸡毛的急件,刘和心中已经决定过了这段时间就找个灵验点的寺庙去烧烧香。

“辽河大营守备森严,疑似有高句丽王室成员。”

惊,大惊,自己之前还在纳闷为什么李思成会留了四万多大军呆在辽河大营,现在有了李毅的情报,就说得通了,就算大营中不是王室成员,也必然是在高句丽国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众人,刘和便在心里思考起来,想着怎么利用这个情报给敌人进一步的打击。

韩世忠此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仿佛有什么想法,但又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刘和看在眼里,对于韩世忠的谨慎刘和是抱着肯定态度的,但就是因为他太过谨慎,所以注定他这辈子只能做一个守城之人,而非扩土之将。

“韩将军有什么想法不如说出来听听?”刘和开口了。

韩世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