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神秘小姑娘与熹平石经(3/3)

作者:霸皇盖世
口,熙熙攘攘的聚集了大量的读书人,他们都在围着一块块的高大石碑!

有的人是在诵读,有的人则是在左伯纸上抄写,也有些人在争论着什么。

王羽好奇的张望了一下,发现他们是在围观一块块石头,于是王羽仔细数了,发现这些石碑一共四十六块。

而且,每一块石碑上都刻有文字,王羽一眼就看出这是隶书,虽然他对上面的经文不是很了解,但是王羽毕竟是王家的少族长,家中最不缺的就是经典书籍,自然可以了解个大概!

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石碑上刻的是:《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儒家七经。

也就是《熹平石经》。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对人们校对版本、规范文字提供了准确的范本。

同时,也对其后历朝历代以经典文献为内容的大规模刻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此外,石经精严端庄的字体结构,也是研究汉代书法的珍贵资料。

而且,熹平石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印刷术发明前的一种图书编辑出版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一是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

二是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经文范本的做法,自汉代创例后,又有魏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宋石经、清石经。同时,佛、道等诸家也刻有石经,构成我国独有的石刻书籍林。

三是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

捶拓技术,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因此,石经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影响。

事实上,这东西有利于维护文字的统一,减少纠纷。

因为,儒家在这几百年的发展中,也是分成了不少的派别,为了自己的理念,他们的家族也是在政治之上的相争,对整个汉代的社会思想哲学,政治的影响都非常大。

就像现在的儒家一样,孔孟荀三家一直争夺儒家魁首之位,但由于荀家人才辈出,孔孟两家基本上没有胜算!

所以,未来才会出现儒家脉系众多,不能合二为一的局面。

王羽看着眼前的,屹立在太学门口的六十四块石碑,不由得摇了摇头,暗想自己真是想太多了。

于是故意转移话题,轻声开口说道:“此书法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百变,穷灵尽炒,可谓是独步古今,相必定是一代有名的书法大师。”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