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八十一章 都是精明人(2/3)

作者:玉楼银海
/>

于是,只能强按下那翻腾的思绪,继续留在山城了,虽然状态并不是很好,情绪也低落。

很快,吴迪的转变就被韩晶晶捕捉到了。

说是帮他审台词,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本来这就是一部现代电影,场景也比较生活化,也没有什么高深的艺术表达,于是台词都走的是平实化路线。

说到底,还是小齐的水平就在那里了。

他虽然是个搞文艺的,但是人设却并不是文艺型,看看他拍摄的电影类型就知道了。

一般来讲,一个导演的出道作,基本上就是他个人内心的真实反映。

因为,通常来讲,出道作都不是准备了一年两年,在漫长的岁月当中,那些怀揣着导演梦想的年轻人,他们绞尽脑汁,动用所有的能力,凝结心血写成的剧本,当然是他们最为喜欢的类型。

这就好像是,很多导演会以文艺片作为自己的出道作一样,或者说,一位导演,他的第一部电影,可能很青涩,很稚嫩,手法也不算多么的高端,但是,却是感情最为真挚,最为丰沛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要表现丰沛的感情,那么相应的,容易选择的题材就会限制在爱情片或者是文艺片。

这种类型的影片,是最容易把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其中的。

很多时候,只要是过了那个感情真挚的时代,导演们就会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份感觉。

虽然他们的拍摄技巧很有可能提高的很快,对题材的把握程度也是相应的大幅度提高,但是,情感的缺失却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样的缺陷,在小齐的身上却不会出现,将来他的影迷也不需要有这个方面的顾虑。

毕竟,迷宫是一部悬疑片,这就表明,他对于拍电影这件事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从一开始,他瞄准的就是商业片路线,对于表达个人情感,并不十分热衷,至少是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

所以,你可以很轻易的看出,在迷宫这部电影当中,他也融入了对社会环境的观察体会。

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是呢,这终究还不是文艺片,它是走逻辑路线的。

强调的是故事的悬疑性,反转性,所以,注定和文艺片无缘,对导演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是有限的。

于是乎,别看小齐扣扣索索的,但其实,人家还是一个目标远大的商业片导演。

一出手,就是奔着商业化路线去的。

在这一点上,就不得不佩服兰玛珊蒂女士的慧眼了。

吴迪没有看穿的事情,她早就已经考虑到了。当她听吴迪说了迷宫的基本题材之后,立刻就判断出,小齐是一个商业片导演的好苗子。

虽然表现的不情不愿,好像是为了儿子才投资一试的,但其实呢,吴迪的因素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

更多的是对新人导演的挖掘,不要小看这一步。

兰玛珊蒂的公司规模很大,资金充足,她是不愁项目投资的,每天找上门来的项目就不知道有多少。

但是,她绝对不会个个都接受。

即便是有些项目,从当前的眼光来看,还是比较有潜力的,算是好项目,经过她的评估,往往也会被拒绝。

原因有的时候很复杂,不只是一个方面。

一个当然是兴趣,这是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因素,别看电影投资人两只眼睛只盯着钱,最大的爱好就是赚钱。

但其实呢,投资人的个人爱好也是很重要的,极具参考价值。

有的投资人就喜欢鼓捣那些小众的玩意,越是剑走偏锋的电影题材,他们就越是感兴趣。

掏钱可痛快。

而有的投资人呢,就现实的多了,他们只热衷于投资商业片,最后的落脚点,自然是赚钱了。

当然了,在大的分类之下,还有各种题材的小分类,最终能不能顺利获得投资,还要看投资人的个人倾向。

除此之外,就是要看这个项目有没有投资价值,甚至是,这位导演过后还有没有继续合作的意义。

而兰玛珊蒂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小齐是新人,本来就没有长期合作的投资人,而且,对于目前电影界的投资环境还不太熟悉。

正是兰玛珊蒂可以着力发展的阶段,兰玛珊蒂已经看出,小齐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新人。

虽然现在的状态还比较窘迫,那是因为他在外界还没有知名度,还没有向外展示的作品。

等到他的作品问世,可以想见,想要和他投资的人一定会很多,到那个时候,兰玛珊蒂再下手的话,就有些晚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