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可逾越的鸿沟(2/3)

作者:玉楼银海
,吴迪还获得了许多电影相关的媒体报道,这就是系统的善意。

虽然它无法贩卖大礼包,但是一些相关的报道,还是被它加塞进单片大礼包当中,奉送给吴迪。

对这种示好的行为,吴迪当然没有不接受的必要,况且,这些新闻,从现在来看,对他还是很有用处的。

票房方面,得益于知名度高的一串领衔主演,还有喜剧的招牌,在第一周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然而,接下来,各种差评就滚滚而来,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是别有用心的黑子,但不可否认,黑子也没有那么大的神通,足够把一部闪亮亮的好片给彻底黑下去。

所以,从各种层面上来讲,三言二拍肯定是有他的问题,这才让黑子抓住了机会。

况且,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在雪片一般砸过来的差评当中,黑子只是占极少数,大多数都是观众的心声。

毕竟,老张的电影,关注度高,受众广,这是市场公认的。

他的电影的口碑,绝对不是几百个水军号就可以祸害的。

成为一代江湖传说的最大根源,还是出在老张自己这里,但是,吴迪也并不愿意苛责老张。

因为,三言二拍毕竟和馒头不同嘛!

从根本上来说,老张拍摄三言二拍,其实心态还是摆的很正的,态度也虔诚。

他对这种题材感兴趣,也认真的做着尝试,票房口碑都失利的原因,只是由于老张并不擅长这种题材,拍摄效果不佳而已。

馒头呢?

不得不说,你海哥在前期筹备的诸多表现,已经完美诠释了好高骛远这个成语。

宏大的叙事,充满隐喻的故事,爱恨情仇纠葛到一起的那种调调,老实说,这真的不是海哥擅长的。

但是,当然了,在馒头横空出世之前,也没有人认为,居然有那么的不适合。

它就像张爱玲那句名言一样,是华丽的外衣下爬满了蚤子,电影的画面有多么的炫目,它的故事就有多么的令人无语。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若论失误的严重程度,当然还是馒头更胜一筹。

三言二拍吧,不管怎么说,它也只是一部普通成本的剧情片而已,邀请的明星,也都算是大众熟知的,片酬没有特别的高昂。

不似那馒头,首先为了拍出电影宏大的场面,海哥不惜先搭建了一个影视城。

从这里开始,铺张浪费就已经开始了。

当然了,造的又不是观众的钱,人家愿意浪费,也无可厚非,谁也管不着。

这之后,海哥就把自己宏大的剧本给扔出来了。

远看似蜘蛛巢城,近看好像乱乱。

再加上我们海哥多年以来累积的良好口碑,高端的审美,端的是个爆款大片的架势。

更何况,还有那些大牌主演呢!

一部馒头,可以说是把东亚主要国家的知名演员全都网罗到了一起,这些人凑到一桌上,简直是南腔北调,互相都不挨着。

用吴迪后来的总结来说,这种齐聚了很多国家演员的所谓演员拼盘式电影,效果都不会太好,最后能不沦为烂片就已经是导演功底深厚了。

因为什么呢?

演员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工作,演员们搭戏的时候,也需要不断交流,这样才能达到那种既定的目标,呈现出上佳的效果。

然后,你看,只是演员就来自多个国家,而且,肉眼可见的,彼此之间就谁也听不懂谁的母语。

用英语沟通?

别开玩笑了,莫说这一波的演员当中,英语水平真的好到可以日常沟通的就没有几个吧,那种情感上的交流,互补长短之类的东西,用第三方的语言根本就无法做到有效沟通。

沟通都无能,就更不要说能把戏演好了。

所以,电影上映之后被不断恶搞大出圈之后,海哥频频在媒体上表达不满,各种埋怨,或许也是可以理解的,或许他还觉得,这部电影能够有这样的效果,都是他老人家力挽狂澜的结果呢!

这还不够努力吗?

他们还想要什么?

每个人,都不能对海哥的辛苦付出说三道四,评价他的心血结晶,他们根本就不够格!

好像忘记了,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一部电影到底是好是坏,并不是导演说了算。

资深的影评人或许发言的占比多一些,但也只是一点点而已,真正能够评价电影好坏的,还是观众。

虽然很多电影导演还处于自己曲高和寡,高岭之花,拍的玩意普通人都鉴赏不了的那种氛围中。

但实际上,观众的审美观早就已经跑到他们前头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