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一章尘埃落定(2/3)

作者:风云公爵
望了,根本就什么都没发生。

不光是他们期待的大戏没看成,就连之前的,一些小风波都没了,因为都以为,西北和北方要有大动作。

所以一个个都唯恐避之不急,生怕到时候被卷到漩涡里,毕竟那可是西北和北方啊。

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是六部尚书卷进漩涡,也只有粉身碎骨一个下场。

官家,桓王,大娘娘,还有韩章,他们都在等着看结果,一时间京城平静的有些可怕。

直到这一天,西南来了奏报,彻底打破了京城的平静,让各方势力重新动了起来。

此时的御书房中,承兴帝看着手里的奏章,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因为他能看得出来。

这西南的奏报来的太过巧合,就好像是有人计划好的一样,而能计划西南的,除了袁文殊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个人。

此时的承兴帝心里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袁文殊,此举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但是他知道,这其中一定没安什么好心,所以他打算换个人去西南,不能让袁文殊得逞。

于是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承兴帝率先发难道:“诸位爱卿,昨日西南传来了一封奏章,言乌蒙部落近来行为诡异,朕的意思是,派人去西南一探究竟,诸位爱卿以为,该派何人前去啊?”

听了承兴帝这话之后,大殿之上根本没人回话,一时间气氛是尴尬得很啊。

而之所以没人说话,那完全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这西南是袁文殊的自留地。

陛下既然这么问了,那自然是不想派袁文殊前去,此时若是举荐人选,不光是得罪袁文殊,就连举荐之人也一并得罪了,所以根本就没人回话。

“怎么?都不知道该派何人吗?韩爱卿,你是首辅你说说,该派何人前去啊?”承兴帝道

韩章出班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还应以陛下的意思为准,臣不敢妄言”

承兴帝一听就知道,这是韩章不愿意,趟这趟浑水,没办法,只能自己亲自上阵了。

还没等承兴帝说话,英国公站了出来道:“启奏陛下,臣到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张爱卿说来听听?”承兴帝道

“陛下,臣推举定襄侯袁文殊,前去西南稳定局面,那乌蒙本就是定襄侯当年收服的,如今有了异动,自然要他去处理才是。”英国公道

袁文殊此时出班的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英国公此言差矣,那乌蒙虽然是当年臣侥幸收服的。”

“但我朝人才辈出,已经不需要臣在去西南了,相信派其他人去,一样可以解决此乱。”

听了袁文殊这番话之后,承兴帝和其他大臣们都蒙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就开始了吗?

承兴帝是因为有些闹不明白了,这西南的事情不是袁文殊一手策划的吗?

怎么如今他反倒不愿意去了呢?还有这英国公,此次偏偏就站出来推举袁文殊,怎么想这件事情里面,都透露着古怪。

所以承兴帝一时间没有说话,朝堂上也都安静了下来,半晌,承兴帝开口道:“张爱卿啊,袁爱情说的也有道理,朕看,就安排别人前去吧?”

“启奏陛下,万万不可啊,这乌蒙本就是山间粗野之民,这次要不是出了大问题,臣相信,钱镇守他们也不会,奏报到京城来。”

“所以此时,若是派一个不熟悉情况之人去西南,恐怕适得其反啊,还望陛下三司。”英国公道

“陛下,英国公此言差矣,小小乌蒙而已,必然不会出什么大乱子,陛下只要遣一良将前去即可。”袁文殊道

承兴帝和朝臣们是彻底看不懂了,这两个人今儿是什么意思?怎么这么迷糊呢?

“陛下,定襄侯此言差矣,要说良将的话,此时远在西南的严承祖,是良将否,杨新是良将否?钱镇守是良将否?”英国公道

袁文殊顿时就好像愣住了一般,久久不曾言语,此时承兴帝有点看明白了。

敢情之前,西北和北方是这么定的啊,这西南的事情,虽然是袁文殊弄出来的,但是他显然并不想去。

之所以要弄出这件事情来,恐怕这是英国公和刘威商量好的,把袁文殊外放西南,用以惩罚他之前的不守规矩。

但是这袁文殊显然不那么老实,根本就不想去,所以刚才才会百般推脱。

可是这英国公明显,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此时的袁文殊已经哑口无言了。

没错,一定是这么回事,承兴帝一下就想通了这其中的关键,而其他大臣们自然也不差。

很快就想通今天这一出,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说来也是真有意思,这西南有何不好,之前又不是没去过,这袁文殊抽的哪门子风,怎么就偏偏不想去呢?

“嗯,既如此,那就还要袁爱卿跑一趟西南了,把事情解决后尽早回京”承兴帝道

“启奏陛下,此事怕是不妥阿,臣刚刚从江南回返不久,家中儿子尚且年幼。”

“此次远去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