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6章 对付安家(1/2)

作者:时一
按照他们惯有的尿性,第一个对付的就是林音。

果不其然,几乎是那边准备好的第三天,安家就已经包下不少药店,直接和林音的药打擂台。

林音医药公司出来的药就摆在他们的药旁边,一个是进口,一个是国内产的,而且两个价钱差不多。

这年头,国内文化自信并不是很强,有不少人见到国外的东西就觉得是好的。

第一天虽然有人因为价格的原因没有买进口药,但是第二天第三天进口药的销量猛涨,平日里最热门的林音公司做出来的药慢慢变得无人问津。

林音在同一时间收到了白佑庭和裴二哥的电话,白佑庭的电话先进来,占用她的手机。裴二哥也不示弱,直接占用她的固话。

林音一左一右各接一个,听到了不同声音在说相同的内容。

她无奈叹息:“这安家怎么那么幸运?他们这么公报私仇,那些国外的资本家都没什么意见吗?”

“当然没什么意见,也不敢有意见。因为国家虽然允许引进外资,对于医药方面也是一再克制,最尽近也是政策松动了一点,这些人才敢进来……”

只要风向再变,他们还是得乖乖退出去,之所以敢引进那么多药,就是抓住了国内想要借国外的技术这个点。

这些年国内落后的不只是军事方面的技术,还有医药、机械、化工……一个国家刚刚起步几十年,这些都是紧缺的。

所以即便对这些暗地里进来的资金有不满,也得捏着鼻子受了。

林音叹气,只能挂掉电话,她估计今天她不能在医院窝着了,而是去跟那些合作伙伴好好开个会。

林音挨个打电话过去,说自己要开会,那些合作伙伴任何和的应了,还夸赞她应对及时。

几个人找了一家私密的会所,包下一个包厢门一关便进行今日的会议。

林音坐在一边的主位上,另一边的主位就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医药大佬。

两人分庭抗礼,有意见不合的地方,更多的是意见相合的地方。

“今天找大家来便是为了我们的以后着想,毕竟这进口的药物来势汹汹。”林音率先开口。

其余人,交头接耳,无一不在讨论这件事。

坐在两端的两个人对视一眼,看着手中助理整理出来的资料,等这些人讨论完毕。

这些人没那么多事,个个的风格都比较简洁,很快就讨论出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就是在里面掺合,从中获取利益。

“这进口的东西怎么都要交一些关税,大量打折的行为不过是想要夺取我们的市场份额,长期下来他们肯定坚持不住。”

这是常见的打法,首先给客户利益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等市场上只有他们一个卖方,便可以提高价格。

林音点点头,示意那个提议的人,继续说。

那个人从善如流:“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劝服他们把这些医药的加工厂变成华夏境内,一切都不同了。”

一来可以增加工作岗位,二来部分人能够学到先进的技术,三来可以降低成本。

这个人拿出一堆数据,数据上显示这些外国医药的成本的确比较高,高就高在人工和关税壁垒上。

要是把工厂建在华夏境内,税还是要交,但交的税又不是同一品种,也有一些优惠。

这样做对他们的好处便是迎合了上头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变成合作伙伴,就不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

“安家不是觉得只有自己能获得那些外资吗?我们如果抢了他的外资,那就是哪家优秀哪家出头,我们这么多家还怕他们吗?”

林音觉得好笑,和那位大佬对视一眼,那位大佬点点头,显然觉得这个方法也不错。

毕竟国内崇媚洋外的人,不止一两个,而是一群。这些庞大的群体,还有部分是掌握媒体的公知。

这些公知大部分都有一定年纪,见识过国家最穷的时候,文化自信不行。

偶有接触外国人,知道外国人的行事方法,难免会对国人做一些比较,偏向国外的人也有不少。

众人交头接耳,有人说:“我看这个行,那些公知现在掌握着媒体,我们没有办法。之前不是还出了篇华夏和外国小学生对比的报道吗?”

那篇报道,在座的人都看过。

上面先提出一个问题,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零,问所有学生那上面是什么东西。

华夏的小学生无一不回答一个零。而某资本主义国家的小学生则是回答鸭蛋、字母o等,比较具有想象力的回答。

从这个事件引论华夏和某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小学生的对比,说华夏的小学生只知道刻板的回答问题,丝毫没有创造力。

而某资本国家的,小学生的回答独具创造性,每一个都不同。

作者表明华夏的小学生太过刻板,没有任何创造力,国之堪忧。

媒体圈刊登出来后,不少人追加发言都在说,华夏需要改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