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2章 仁王的初期觉醒【5800】(3/4)

作者:漱梦实
样下去,我真的很怕我和我的家人有朝一日会因没钱买吃食而活活饿死……”

“我就一粗人,大字不识一个,不懂那些大道理、大学问,我唯一会的手艺活儿就是种地,所以我也不敢向官老爷们提意见……”

“唉……只希望官老爷们能赶紧施点仁政,让我们这些穷苦人家的生活,能尽快地好过一些啊……”

话犹未尽,老汉自嘲地苦笑一声。

“……”德川家茂表情复杂地沉默下来,他木然地抬高视线,不经意地将目光投向远方,颊上堆满了很难捉摸的情绪。

老汉为何会觉得时下的日子变得困苦了?

碍于认知水平有限,哪怕是在目前文化科技最发达的西方,经济学这门专业也才刚刚起步。因此,莫谈区区一介庄稼汉了,哪怕是遍观现在的日本全国,五车腹笥的学者也好,从政经验丰富的官府中人也罢,可能都没多少人回答得上这个问题。

而身为穿越者,曾在中学历史课上学习过西方列强都是通过哪些手段来盘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青登,大致知道答案是什么。

受到西方列强入侵的国家与地方,下场基本大同小异。

老汉刚才的话,其实说错了。

这个国家近年来,并非没有发生大的灾害——就在7年多以前,那场被称为“黑船来袭”的大事件,不就让这个国家陷入千年未有之巨变了吗?

日本开国后,对外贸易猛涨。

生丝、茶、蚕种和棉花等经济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价格上涨。

姑且不提别的商品,光以生丝为例:因生丝数量不足和价格上涨,以京都西阵为首的各地丝织业已难以为继。

输出品价格飞涨,也影响到了一般的物价,米价从几年前开始就逐年上涨。

因为日本的黄金价格远低于国际牌价,所以西方商人和各国使馆人员利用差额套取日本黄金,造成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同时也促使米、麦、盐等生活必需品的大幅涨价,造成平民和中下级武士的生活进一步困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言以蔽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使当前的日本经济每况愈下。

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光靠所谓的施仁政、光靠颁布几条所谓的惠民策令可远远不够。

青登心想:德川家茂应该也是大致明白此问题的症结在哪,所以才会露出这种仿佛吃了苍蝇一般的表情。

约莫2分钟后,德川家茂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然后慢慢地收回眺望远方的目光。

“老先生,感谢您的回答。可以请您帮我挑10颗最新鲜的大白菜吗?我要买。”

听到德川家茂要买他的菜,老汉顿时来劲了。

他喜笑颜开地高声应和了句“好咧”。

布满皱纹与尘土的老脸上,不见刚刚在陈述自己目下的艰辛生活时的苦闷。

对于底层人民而言,快乐就是那么地简单……又艰难。

……

……

青登一行人抱着10颗大白菜,一路无话地离开神田。

出了神田后,在德川家茂的指示下,他们笔直向西,前往下一处考察地点:小石川养生所。

小石川养生所——八代目幕府将军德川吉宗在收到汉方医小川笙船投入目安箱(民众意见箱)的建议请愿后,下令于享保七年(1722年)设立以贫民为对象的医疗设施,即小石川养生所。一开始能容纳收治的病人约有四十几名,后来增加至一百五十几名。

直至现在,这座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医院,依旧是江户幕府治下最有名气的慈善机构。

小石川养生所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免费接受诊疗。

对于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底层穷人而言,能够提供免费诊疗服务的小石川养生所,乃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德川家茂应该是想要深入地观察一下,这座被无数穷人寄予厚望的慈善医院的运行现状。

除了刚穿越过来时的那段时日之外,日常用度里就没缺过钱花的青登,自然是未曾拜访过专门为贫民服务的小石川养生所。

在青登的想象里,这种慈善性质的医院,门口外应该挤满了等着看病的穷苦人。

可谁知……在抵达小石川养生所之后,青登才猛然惊觉自己的这份想象,究竟有多么地保守……

此刻,一副难以言喻的画面,铺呈在青登等人的视野里。

今日的阳光本是那么地明媚——可就是如此灿烂的阳光,在普照到小石川养生所的周边地带时,光芒霎时因受环境的影响而黯淡了几分。

小石川养生所附近的红土路上,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