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0章 鲸吞(2/3)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大约占了沙俄帝国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这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数字?

这里的猎物是永远打不完的!

可以说诺大个沙俄帝国,就是靠着这西伯利亚地区,繁荣的皮草生意发展起来了。

将这么大的地盘让了出去,这都是康熙,乾隆二帝干出来的蠢事!

诺大的地盘说让就让,说割就割了,当阑尾割了。

缺心眼。

可如今,如今。

都是大明的!

“驾。”

周世显眼睛眯了起来,兴致大发,也轻夹马腹,疾驰而去,加入了这场狩猎盛会。

当二十万明军尝到了对外战争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了。

大明中兴二年,四月中。

长江之畔,南京。

新年里盛大的庆祝活动已经结束。

灭清之战,大获全胜所带来的巨大喜悦渐渐消散了,三教九流,贫苦百姓又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了起来。

官兵打了胜仗好似和百姓……没什么关系,码头上的苦力,铺子里的伙计,田地里的老翁,依旧苦哈哈的过着日子。

大清早,随着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行商,百姓穿梭个不停,穷苦人为了生计奔波。

而穿着绫罗绸缎的富翁,无所事事的儒生,则纷纷走进了茶楼,酒肆,有的手中提着鸟笼子,还得有的拿着蝈蝈罐子。

科举停了,读圣贤文章没了出路,也当不了官员了,于是这些不纳税,不干活的寄生虫自然便堕落了。

开始仗着家中几辈子积累的浮财,斗蛐蛐遛鸟,学起八旗子弟来了。

可宁静中却涌动着暗流。

“瞧见了么?”

喧闹中一队行商走了进来,顿时招来了一片艳羡的目光:“这必定是漠北回来的。”

如今去漠北行商,淘金,一夜暴富的传闻太多了。

“说是走着走着,便能捡到拳头大的金子。”

各种传闻有鼻子有眼的,好些人去漠北淘金都发了大财,带着大把大把的龙元回来了。

“啐。”

儒生们依旧不屑一顾,继续斗蛐蛐遛鸟,可瞧着那些一掷千金的漠北行商,画眉鸟,红袍大将军一下子就不香了。

羡慕嫉妒恨呐。

那些漠北行商也并不安分,开始从怀中拿出一叠一叠的龙元,就在一家家茶楼酒肆里招募起人手来了。

“漠北商队招人了。”

整条街上便喧嚣了起来。

“瞧一瞧,看一看了。”

“安家费一百龙元,薪俸从优,吃,住咱们掌柜的全包了……”

说是商队,其实就是去漠北探险,淘金玩命的,这样打着商队旗号的探险队在江南各地越来越多。

一去三年,五年回不来,脑袋别再裤腰带上。

这事儿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呐。

可。

架不住这些商队酬劳给的太高,每天都有贫苦的江南子弟加入探险队,奇妙的事情在大明的土地上发生了。

如此重金利诱之下,不免有人怦然心动,瞧着那些挥金如土的行商,咬着牙,在心中踌躇着下定了决心。

扔下一切走了过去。

移民,迁徙,鼓励生育,这是内阁和周世显必须做的事情,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随着一道道政令的颁布,结束了战乱的大明进入了休养生息,恢复人口,积蓄国力的阶段。

可。

大明边民的势力,也在向着四面八方不停的扩张,并且随着淘金潮的发酵,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无法避免。

晌午时分,魏国公府。

太上皇崇祯已经十几天没睡好了,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张写好的圣旨,将皇位禅位给驸马周世显的圣旨。

崇祯爷担心受怕呀,他害怕周世显黄袍加身,改朝换代……一咬牙,一闭眼将禅位圣旨都写好了。

好歹是自己亲手挑选的女婿,让就让了吧,已经到了这步田地,再固执的人也该服软了。

“唉。”

一声长叹,崇祯爷潸然泪下,这叫他如何面对老朱家的列祖列宗,正伤心时,魏国公从外头快步走来。

“陛下,陛下。”

魏国公早已经被削了爵位,当起了富家翁,可此刻他有些亢奋,跑了进来,将那卷圣旨随手一推。

“陛下,辽东来人了。”

“哦?”

太上皇一呆,瞧着一些身穿大红棉甲,背着火枪的士兵,将几辆四轮马车赶进了府中。

崇祯爷一个激灵,还以为死期到了,可没想到一个年轻的军官快步走来,单膝跪地行了一礼。

“标下大都督府治下参谋司官李茂,参见陛下。”

“呼。”

瞧着周世显派来的军官对他还算恭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