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67.周瑜周公瑾(2/3)

作者:吴子雄
他们根本就是买得起。

正思考间,周瑜发现读书的小姑娘似乎遇到了难题,抬头环顾一圈,在自己身上停留片刻之后转开,待看到他附近的赵昌之时,小姑娘脸上浮现出高兴的笑容,也不和她父母招呼,站起身形,拿着书本就朝着赵昌跑去。

小姑娘的父母明显一愣,视线跟着小姑娘看去,待到看到赵昌身上的军装之后,松了口气,脸上浮现出放心的笑容。

这一幕,让周瑜十分难以理解,这家弄人一家三口,明显不可能认识赵昌,可一看到赵昌却十分信任,而且还是那种发子内心的信任感。

周瑜不知道,这是赵昌身上军装所带的效果,穿这些军装的,都是来自地球的军人,对汉家百姓的爱护已经融入他们骨髓,长久下来,辽东的百姓已经对这身军装产生了发子内心的信任感。

“大哥哥!”

“你好啊,小妹妹叫什么名字啊?”

“大哥哥,我叫做聂文,爹爹说我日后要读很多书,还要教导弟弟妹妹们读书!”

“对,读书才能明理!那聂文妹妹找大哥哥有事吗?”

“嗯嗯,大哥哥,我这句话能认识,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看看,吾,是这句吗?”

“对,‘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这句话是孔子说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君子’和‘器’的意思;

‘君子’在孔子时期,更多的是指有才华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

不过,在现在看来,‘君子’还需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判断;

也就是不能别人说是对的,就一定是对;经过自己的想法,结合周围事物,自己给出的判断来分辨对错,这就是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

‘器’,是器皿的意思,在古代祭祀的时候,要铸造专门的大型器皿,祭祀祖先;

所以,就有着这样一种说法,希望一个人能成为‘大器’,也就是很有用的人。”

“可是大哥哥,孔子为什么又说‘不器’呢?”

“这就是思想境界的问题了,寻常人都希望成为‘大器’,孔子却认为,真正有才华、道德、思想的人,就不应该成为别人手中的‘器皿’,而是应该成为执‘器’之人!”

“执‘器’之人?”

“对啊,所谓执‘器’之人,比如现代的这些诸侯,他们都是执器之人,他们手下的文臣武将们,都是‘大器’者!”

“哇!君子好难啊!”

“是啊!所以古往今来,没有几个君子是真正达标的!”

“那大哥哥都有谁成为‘君子’了?”

“我想想,秦始皇算一个,刘邦算一个,汉武帝刘彻算一个,再之后就没有了,现在的话,曹操有机会!”

“哇,好少啊!那秦王呢?”

“秦王刘浩,也算吧!”

“对,秦王一定是君子!”

“所以你想要成为君子,可要非常努力才行!”

“嗯嗯嗯,老师说过要一步一步来,对不对?”

“没错,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华、道德的人,这样就有了‘大器’的实力,而后再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谢谢大哥哥!”

“不用谢!聂文妹妹想要成为‘君子’吗?”

“想呢,嘻嘻嘻!不过真的好难!”

“没关系哦,要给自己先树立一个伟大的目标,比如你现在立志要成为一个执器的君子,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到了最后,哪怕失败了,那你最少也是一个‘大器’对不对?”

“哇!真是呢!那我要成为‘君子’,哈哈哈,成为诸侯!”

“哈哈哈,那你可要努力了,到时候很可能天下已经一统,成为诸侯就更难了,不过,世界很大,你可以带着一帮‘大器’到海外去征服,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

“哇!太好了!我还担心到时候没有地盘可以去抢了呢!”

“有很多哦!世界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很多很多!”

“嗯嗯,我一定会成为‘君子’的!”

“加油!”

“谢谢大哥哥!”

周瑜全程听赵昌和聂文小姑娘对话,早已经目瞪口呆。

在周瑜看来,赵昌和聂文的对话,简直就是大不敬,明目张胆的在讨论要成为诸侯,什么皇权在他们眼里,就是儿戏,野心昭然若揭。

那小姑娘还好,童言无忌,可赵昌呢?分明是刘浩手下的臣子,依旧这么明目张胆的鼓励小姑娘日后抢地盘、做诸侯,就不怕刘浩将他斩杀吗?

周瑜好不容易平复了心境,可也不得不承认赵昌对‘君子不器’解释的非常合理,把‘君子’这个称呼拔高了许多,

搞得整个历史时期,也就秦始皇、汉高祖和汉武帝三人成就,其他人一杆子就打死干净;

更让周瑜郁闷的是,赵昌说现在的曹操有可能成为君子,若非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