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圣门春秋(2/2)

作者:黯痕生
过春秋时期的萌芽,战国时期的短暂辉煌后,迎来了命运的拐点。秦统一后焚书坑儒,汉武帝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次规模浩大的政治清洗,使得诸子百家走上的各自不同的道路。儒家被确立为社会的主流,道法两家经过西汉前中期的短暂兴盛后,除部分精华被吸收外,自此一蹶不振。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引发的大逃亡时期,苍璩整合残余的诸子百家势力,成立了圣门,力图在此绝望时刻抱团求生,这位圣门初代领袖被后世尊称为“天魔”。为了能让祖师的学说流传下去,在苍璩的主持下,各家学派将典籍汇于一处,去芜存菁后编为十卷本的《天魔策》。局势稳定下来后,圣门试图重新夺回话语权,由此开启了“道魔之争”。

圣门本是一群社会边缘群体抱团取暖的产物,早在成立之初便埋下了分裂的阴影。在经过西汉灭亡等一系列动荡后,圣门解体,弟子四散而逃,《天魔策》遭到瓜分。大家各凭《天魔策》残卷开宗立派,最终形成了圣门两派六道的格局。

谢泊凭借手中《天魔策》上最玄奇的一卷《道心种魔**》,在汲郡无名谷开创了天邪宗。并力压当时的圣门群雄,被尊为圣帝,以后天邪宗历代宗主都承袭圣帝尊号。其后人谢缵迁居陈郡阳夏,任曹魏典农中郎将,缵子谢衡官至西晋太子少傅、散骑常侍,子孙渡江后发展为如今的顶级门阀陈郡谢氏。而弟子传承到如今便是墨夷明、向雨田、张大雍和张继兴。

管子学派的后人开创了天莲宗,成员主要是商贾;纵横家的后人开创了魔相宗;刺客、雇佣兵们组成了补天阁;原始道教残余演变成了真传道;从事服务业的女性成立了阴癸派,她们得到了《天魔秘》、《姹女**》和《**经》残卷,论势力一向是圣门第一;从事服务业的男性组成了灭情道,他们同时也做些拐卖人口的勾当,最近则是倒卖五石散,算是圣门中最遭人耻笑的;花间派则是从事书画艺术的小手工业者,向来一脉单传,自视清高,但当代传人慕清流却在天邪宗远遁大漠后主持大局,成为圣门领袖。

因此两派六道的功法同源于《天魔策》,自然有许多相互照应之处。比如真传道有《黄帝御龙经》残卷,阴癸派有残本《**经》,二者最终在张大雍和郗道茂手中恢复完整。

《道心种魔**》和《天魔秘》是《天魔策》上的最强功法之二,但两派一向自视甚高,贬低排斥对方,但实际上二者功法练到深处有相辅相成知晓。《道心种魔**》作为第一功法,本身就是熔铸百家的产物——《入道第一》是正儿八经的玄门正宗心法,《结魔第四》则和《刑遁术》、《刑德篇》珠联璧合。

可以说燕飞刷新了张继兴对于圣门的认识,向雨田只管把功法和位置传了他,关于门派秘辛并未与他说太多。他原先对圣门存在着肤浅的认识,觉得他们大部分是邪魔外道。

他忍不住搁下笔,问燕飞:“叔父,若是将各派功法重新归于一处,恢复《天魔策》十卷本的本来面貌,那岂不是天下无敌?”

“你不是第一个有这样想法的人,似乎你父亲已经在进行这样的宏业了。”燕飞道,“第一代圣帝谢泊便有此雄心,无奈一个人再强,也无法应对一群人。而且《天魔策》本来就极为庞杂,上面的理念、功法有想通处,更有抵捂处。一个人根本无法将《天魔策》练全。”

“一个人也许不行,但一个王朝可以。”张继兴道。“《天魔策》得以恢复原貌,终究是一件大好事。”

燕飞不由哀叹道:“圣门原是受压迫者形成的联盟,在近五百年的大势争夺中终于占据了上风——就是你们父子,如今正是你们与圣门的蜜月期,待到天下安定,只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燕飞是怕张大雍一统天下后会卸磨杀驴,以武力强行夺取各派典籍,最后将诸派灭绝。他虽然不是圣门中人,但他是墨夷明之子,与圣门大有渊源,而且他出身边荒,崇尚自由,反抗□□。

他对张大雍的心情是矛盾的,他先前选择了刘裕作为真龙,但事实证明他错了,刘裕后面昏招迭出,大肆杀降,显示出残暴与小气量的一面,终致败亡。他对张大雍这个父亲的爱徒有天然的亲近感,但与此同时,张大雍也是他的表兄弟拓跋珪争霸天下的最大敌手——这归根结底是他身上胡汉两种血统的矛盾——他的父亲是汉人,但鲜卑拓拔部养大了他,而慕容鲜卑又杀了他的母亲。

“我有个疑惑,叔父您一直未曾露面,但一露面就对我好生提点,继兴想问问这是为何?”张继兴把竹简堆到一旁,喝了一口酒,下肚后只觉得真气充盈,赫然省了他数年苦功!

“也许我们比较像吧,你像我年轻的时候。”燕飞胡乱地比划了一下。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