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九章 东宫(2/2)

作者:豌豆小爷
“你休要在此时与本王做对!”

“晋王殿下,不是邈佶烈非要与你做对头。而是你,根本不肯给佶烈一丝机会。”

“你如此对待本王的客宾,你究竟想要如何?”

“不是佶烈要如何,晋王殿下何不问问你这位客宾,方才在这宫中做了什么?”李嗣源的刀拍在徐知勉的脖子上,吓得徐知勉眼泪都逼出来了。

这时所有的目光都落到了徐知勉身上,他依旧还是那般唯唯诺诺,面对眼前的场面,他除了哭,居然还吓到双腿绵软,直接跪在了殿前。

正伦看不下去了,请求李嗣源念在诸国使臣皆在场的情面上,先暂时放过徐知勉。

没想到李嗣源也答应了,收回自己的刀,将徐知勉推开后转身而去,只留下一个高大的背影。

被这么一闹,认祖归宗的仪式也就只能草草了事。

万众瞩目之下,李存勖根本拿李嗣源毫无办法,这对李存勖来说,可真是奇耻大辱。

不过,经此一闹,正伦的心里,又或有了些许不一样的抉择。这可是李存勖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呀!

再说那徐知勉,被拉到人前这么一溜,果然在诸国间成了‘名人’。

正伦是万没想到,徐知勉贪财好色,竟胆大到色心遮天。

那日他们都去观礼,徐知勉竟一个人独身闯进了后宫。

欣荣郡主李落落在殿中更换礼服,被突然闯入的徐知勉惊吓到连连尖叫。因为都知晓郡主在更衣,一时未有侍卫敢上前,故而激发了徐知勉的色胆。

他自称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沙陀部女子,一时起了坏心,才做了人畜不如的事。

所幸欣荣郡主未被其染指,最终以砍掉徐知勉一只耳以示惩戒,事情才算结束。

翌日,诸国使臣陆续离去,淮南节度使的护送队,也在整装待发。

临行前,正伦如约将千钧令交到了李存勖手中,他未说再会的话,只是拜别晋王李存勖后,转身跨上马车再没回头。

马车一路被李存勖派来的护卫军送至几十里以外,正伦这才顿悟了某些道理……

当年他将玄忌送来李嗣源身边,不正是选中了李嗣源胸怀苍生的仁心吗?灵山巫仙告诉他唐主诞于河东,可也没有说,一定是先帝的后人才行。可为何他还是迫不及待的把千钧令赠予李存勖?

这些年,他早就悟透了老师所说的“仁者为君,百姓之幸”,也越来越理解‘让贤’的重要。可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将象征大唐军符的千钧令交到并非仁义的人手里?

是他被血缘这个东西冲昏了头脑,被几百年约定俗成的规矩束缚了眼界。

既已身在乱世,何不顺其自然,等待天下仁君的出现。若这个世间能有更好的选择,想必哀帝也会赞成他的想法吧!

这些天来,他的心里乱作一团,常常睡不着,就找玄忌夜夜陪他下棋。

也是秉烛夜谈后,他才从玄忌口中得知,这几年间,玄忌对李存勖此人的看法。手段毒辣,善于心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那时从玄忌的眼里只看到了讨厌,深深的讨厌!

大典当天,他再见李嗣源,虽然多是一个背影离去的样子,可他心里某些犹豫,又一次让他放下怀里的玉玺。或许,玉玺还不能随千钧令一起给了李存勖!

看来,他又得再回一趟并州城了!有些事情,还得他亲自去做……

徐知勉在马背上颠簸,回望正伦的马车,眼里满是嫉恨。耳边传来的痛感,让他心中沸腾不止。

他不甘,凭什么一起来的河东,一起送来千钧令,为何二人只有徐知诰能受到礼遇,自己不仅被割去了一只耳朵,还被晋王嫌弃。

想不通的徐知勉拔出佩刀,不顾身边将士的劝服,一刀砍向正伦……

淮南使臣的车队在河东一处不知名的山林,似是遭遇了洗劫。

当离最近的州府衙役赶来时,车队无一人生还,据说淮南使臣徐知诰还失踪了。

一时间不止河东,淮南两境,就连参与了李存勖认祖大典的其他藩国,都开始蠢蠢欲动。。

毕竟,千钧令现世不久,淮南的使臣就失踪了。这让背地里眼红的,怎会不借此机会挑拨离间,众说纷纭。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