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九章 若兰之死(2/2)

作者:豌豆小爷
士皆经过调教,身手自然皆属小成。攀上城楼的人,轻而易举便解决掉了站岗的哨兵,将城门大开后,随队伍奇袭皇城方向而去。

他们一路西进,宫门大开。路上唯寥寥几个阉人宫娥吓的伏地磕头,竟不见其他人。

奔至殿前台阶,一阵箭雨凌空而下,五百人中倒下近百人。

人群中有人大喊,“中伏了。”

众人犹如惊弓之鸟,迅速围绕将军吴致远,圈成一个圆。

忽明忽暗中,吴致远这才看清,殿前指挥之人正是城门守将冯廷谔。冯廷谔乃一门守城区区副将,本不得荣誉近侍皇城,今竟能在此伏诛自己一行。能得此重委,实叫他一向心高气傲的吴大将军妒火难抑。

“冯廷谔你个黄毛小儿,当年若非得我大哥舍命救你,你何来今日。”吴致远眼看殿前近在咫尺,博王大势将近,亦不论其大哥当年流传军中的忠勇佳话,直言其大哥予冯廷谔幼时恩泽来诱策其反。

冯廷谔不予理睬,挥手示意列兵布阵。

因为冯廷谔的指示,殿前殿后瞬间涌出整装待发的守城军。皆是长枪铁盾,不消片刻便将吴致远他们围的水泄不通。

“冯廷谔,你竟这般无情无义?”吴致远见此,气愤至极。

“我本感念你兄弟二人于我再造之恩,可惜你我各为其主,倒戈相向亦不属我本意。但事已至此,我冯廷谔当尽我所能,保你身首不异处,当是还了你兄弟恩情。”

“你!”吴致远不再辩驳,冯廷谔都已将话说这番明亮,他亦有早知今日之觉悟。“也罢。你我终不属同路人,今日若是不幸死在你手下,我亦无话可说。只是我吴氏一门宁可战死至一兵一卒,亦不愿做他朱温的俘。”

“好一个宁可战死。不愧是将才吴上善的兄弟,是朱某不配有你这样的战俘。”梁帝自大殿内传出的声音,如针刺般扎进死士们耳膜。

吴致远听到这个声音,顿时周身颤栗。

他吴氏一门自太爷那辈,便为前朝代代出一将星。现今逐渐败落至此,人人皆言是‘吴家逆子生致远,几代忠良尽毁旦’。自幼时,大哥上善便名扬天下,功绩也威慑三军。他常以大哥为榜样,就是希望将来也能像大哥那般,受世人敬仰,驭下亦生威。

可天不遂人愿,他无论怎么努力,大哥的威望他永远难望其项背。

故,梁帝篡位之心昭示,吴致远见大唐已是强弩之末,转身便投到朱温麾下。本以为朱温会尊他如军中脊梁,却不知其只在利用自己毒杀大哥吴上善后,便将自己弃如敝履。

自此,他悔恨难平,每每夜深都会想念大哥及亲人们。这几年他尝尽众叛亲离的滋味,于唐,他是千古罪人。于梁,他亦是猪狗不如的奴才。所以,当博王朱友文找上他时,他欣然接受。

“准。”梁帝朱温一声令下,守城军齐齐向死士们圈成的圆举枪刺去……

厮杀声响彻天际,血染寒刃晶晶铁骨。

顷刻间,鲜红淌进大理石雕琢的龙纹槽,形同一只周身泊血的血龙凌翔云霄。

吴门五百死士以肉身之躯,为这些年的屈辱鸣说着不甘。就如吴致远所言,吴氏一门五百子弟,确实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姹紫嫣红的烟火还在高空闪着火光,城墙上悬挂于铁笼中的他,眼看着五百将士纷纷躺于血泊,眼中黯淡无光,早已没了往日的温润星茫。

今日下朝才踏入府门,便被阉人急传入宫。为稳定大局,他故作无知先行入宫。远没想到,宫内梁帝来了出请君入瓮,生擒他于殿前。

本该过了今夜大梁将易主。今日之事,他暗中谋划良久,真想不到他已拿出万分小心,府中藏匿的内鬼却还是出卖了他。

好在弄影早已去了仙山,至于梁帝如何处置,他已是万念俱灰。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