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2/2)

作者:豌豆小爷


这天下是谁来坐,又有什么区别?谁都不会关心这个江山姓什么,所以谁都可以为自己搏一把。朱温可以称帝,他正伦又有什么不可?

就连李存勖这样没有入宗谱的,都敢自称李唐血脉。

而他,真正李唐血脉的后人,又有何不可为?

只是身后没有朝廷的推波助澜,他空有想法也是枉然。那李嗣源如今是不能再做指望了,卢龙又不及他所要求的实力。所以也只能重回淮南,趁金陵王氏还未站稳脚跟,他必须拿下实权。

定都洛阳并非一朝一夕能成,李存勖命人在洛阳重新搭建唐宫,原定第二年开春便能迁都。可朝中不知何时,又突然有一批旧臣开始站出来阻扰。

洛阳唐宫开工动土,已是箭在弦上,即使有人不赞同迁都,他都非动不可。

这几日,他才昭示天下,续国号为唐。改称自己为昭宗之子,顺应正统便是迁回洛阳都城。

不知这些人受了何人挑唆,只听闻要迁都去洛阳,就各种理由来搪塞。

河东到底还是他说了算,这些人是闹也闹不过他的。

东宫里又接到满桌的奏章,不用看,他都知道又是来劝说他放弃迁都的。

他本还念及这些人与他的君臣之谊,还想顾及这些人的颜面。可之后从军中传来的消息说,督帅就是这些人背后的指使,并且证据确凿,其通过河东暗卫使,间接与这些人暗通曲款已有数年。

顿时李存勖如临大敌。

原定第二年开春迁都的进程,又被他提早到了下个月月中。

众人都看不懂了,以为晋王李存勖是想当‘皇帝’想疯了。甚至都不为还在与梁人打仗的军中儿郎们考虑,急于迁会耗费庞大的人力财力。河东这十几年都在不停的消耗,本就国库空虚,又怎么能选择在此时迁都。

就连他的王妃刘语莹,也开始觉得他太执着于迁都,变得太不近人情。

可是谁也不知道,李存勖心底到底是怎么想的。

放眼整个朝局,除了支持李存勖的那部分人,基本有三分之一的朝臣选择了‘不赞同迁都’那一边。其实这些人也不是大多数,只是让李存勖头疼的,应该是这三分之一的人当中,绝大部分都是有才干智慧的能人。不像支持李存勖的那批人,除了享受世袭荫封才身居高位,就是些心性容易摇摆的庸臣。

也难怪晋王会如此决绝了。

就在迁都前的这个月月底,东宫内发生了一件足以震慑朝纲的丑事。这让本就因迁都焦头烂额的李存勖,越发焦急难捱。

原来是晋王妃刘语莹趁出宫礼佛之际,在佛门之地行苟且勾当,恰巧被赋闲在家的李从珂当场撞破了。

这可是出自河东政治中心的丑闻啊!

就算李存勖有心想帮刘语莹开脱,可那带着其标志的私物摆在面前,又有人证可以当面指认,饶是整个河东都是他的,他也没有办法去堵住悠悠众口。

刘语莹的正宫之位是不保了,就算他再选一位正宫,也并非一朝一夕。

就像被人按住了咽喉,李存勖知道,若是再留并州,待督帅李嗣源归返,他就再也没有机会迁都了。

河东暗卫使的能力有多大,他比谁都清楚。

眼下,只有尽快将刘语莹的事结案,他才能在下个月顺利离开。

“来人啊!”

“奴在!”

“照此召令,去刑罚司宣召吧!”扔给内侍官一份刚写好的诏书,李存勖左手拇指及中指,便习惯性的按在眉眼外侧的太阳穴。

近来的确有太多让他始料未及的大事了,迁都成了他而今骑虎难下的唯一选择,即是如此,那便越早越好。

“是,奴领命。”

待内侍走后,李存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自从知道原来李嗣源就是暗卫使幕后的主人,李存勖就开始犯下了这颅脑胀痛的毛病。

原来母妃一直渗透不到父王的权力中心,其实是父王早已将河东暗卫交到了李嗣源手里。

他说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能彻底清除朱赤,原来一切早都被李嗣源看在眼里。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