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6章 民国的买办(2/2)

作者:鬼雨
喜,也就没有动力,去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了。

如此一来,北洋军阀时期能造炮钢、枪管钢,经过民国“黄金十年”的“大发展”后,反而全不能造了!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1920年,全国工矿业国家资本以可比价格计算为22260万银元,青白党当了十年家,又是继承,又是吞并,到1937年居然不升反降,老本亏了不少,变成了20600万元。

非但如此,青白党还鼠目寸光,不断的弱己强敌。

1931年“9·18”之后,青白党继续为日本资本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方便,结果1937年七七事变前,关内29%的煤炭产量,90%的铁矿沙,95%的现代化炼铁,是在日本资本控制下的。战争爆发,日本资本撤出国统区,结果中国1938年至1939年的钢产量急剧下降到不足1000吨。

这还不算什么,1943年国统区出了一件怪事情:大后方工业危机,钢铁厂大量倒闭,机器厂维持经常开工者不及十分之一。一方面,国军缺枪缺炮,另一方面,国统区既不缺原料,又不缺工人,但钢铁厂、机器加工厂却大批倒闭!

怎么会发生这种咄咄怪事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青白党买办思想太浓厚,不愿扎扎实实办工业。

因此,秦笛弄这个钢铁厂,算是有枣没枣打三竿。他将钢铁厂建在川西渡口市,就是因为天高皇帝远,想躲在角落里多运转几年。

“民营资本家太难了!既没有统一的国家,也没有开明的政府,投资工厂,举步维艰,只能在夹缝中挣扎。或许,这也是凤凰涅槃的一部分。我只要付出努力就行,不必在意最后的结局。就算工厂不能运转,那么做好前期勘探,留下厂址和高炉,也能给将来打下基础。”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