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9.遥相呼应?(1/2)

作者:文渊
“轰隆!”

古心寒右手掌心凝聚出一片雷霆,劈头盖脸砸在他面前的邪灵身上。那邪灵的头颅伴随着爆破的巨大声响而碎裂,失去头颅的身体软绵绵地倒在了地上。

这只刚倒下,另一只又扑了上来,古心寒只得抽身后退,在后退之际瞬间甩出四道魔法弹,全打在它胸膛上。这只邪灵的胸膛前类似于皮肤和血肉的东西裂开,露出里面闪烁不定的灵核。

右手抬起召唤出两道闪电劈落,封住身侧想要绕道包抄的几只邪灵的行动。古心寒才探出黑色大手,一把掏进胸膛裂开的邪灵体内,把它灵核击碎,然后攥住尚未消失的躯体甩出去,又把另一方向赶来的三只邪灵撞倒。但它们很快摇摇晃晃又站起来,身上半点伤痕没有。

这样的战斗是自古心寒进入神魔井中历练以来从没经历过的,上面三层的邪灵都是一击即死,可到了第四层后,场面竟一度陷入胶着状态,甚至他还节节后退。要不是七劫步玄妙,神魔翼极速和幻影能力的莫测,他甚至现在可能已经陨落在此地了。

就算他年纪轻轻就有了三种保命的功法秘术,可好虎还是架不住一群狼。在古心寒围绕五十里方圆东奔西走的过程中,他靠着游击的战术已经击杀邪灵二百有余,代价就是浑身的伤痕和魔力的即将干枯。**

究其根本,一切让古心寒陷入劣势的原因都是越级挑战。在天行大陆上历史上,几乎没有越级挑战成功的先例。直到九万年前的老疯子出现,才开创低级挑战高级的先河,又一万年后的古沐风也凭借打败老疯子证明了他也可以做到同样的事。除此二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或者被诸强见证过跨境界挑战成功的案例,是无。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现在古心寒艰难的处境中也能看出一二来,哪怕对手是没有思想,防御力几乎为零的邪灵。

古心寒火力全开,把他会的所有招式通通释放了个遍。

又是“咣咣咣”三声,古心寒右手成刀,劈在一个邪灵颈上,斩落其头颅。正当他想抽身后退,寻找有利位置时,突然感觉右腿小腿传来剧痛。

低头一看,两只邪灵突破攻击,恶狠狠地咬住古心寒的腿,在那里撕咬。拥有着三级力量的邪灵咬合力可不容小觑,只轻一撕扯,他小腿上就掉下来两块肉。

“啊!”

哪怕坚韧如古心寒,也不由眉头紧皱着,倒吸口凉气。

他把魔力从小腿中透出,炸烂两只邪灵的嘴巴连同他们嘴里自己的血肉,然后俯身用两手凝聚出一雷一暗两个魔法球,居高临下盖在其天灵上。**

受到致命伤害的邪灵头颅开裂,里面的能量体往外溢出,生命气息飞速流逝。但就是如此,两只邪灵的生命力依然顽强无比,尚未死去的它们想要临死反噬,凄厉地发出声惨叫就张牙舞爪朝古心寒小腿再次咬去,不过被小腿已经恢复自由的古心寒给狠狠踢开。受到重创的两只邪灵在远处挣扎好久才缓缓死去,其坚韧远远强于前三层的同类们。

弯腰清除小腿上的阻碍,后背却破绽大开,七只邪灵一股脑全都扑到古心寒后背上,两只抱住洁白的神翼,两只抱住漆黑的魔翼,其余三只都挂在他腰上,颈上。

在它们到来之前古心寒想要回身后撤,却没有做到。不是古心寒能力不够,实在是因为他没面对的不是三五只,而是三五百只邪灵。他刚回身四面八方的邪灵就再次涌来,轻重相较之下,古心寒只能无奈地背着七只邪灵突围,凭借一己之力打退上百只邪灵的围攻。

古心寒移动的空档中,背上的邪灵开始疯狂撕咬他,像是饿极了的狼群终于捕获到肥美的绵羊,只一瞬间,他脖子上和腰上被咬掉了好几大块肉,鲜血淋漓。而神魔翼上的四只却不是很开心,甚至可能还非常后悔──要是它们有如此丰富的思想的话。

四只邪灵的情况好像被调转过来了。它们本来只是因为古心寒的翅膀非常突出,就不假思索扑了上去,可是乍一接触,它们就后悔了,疯狂想要逃离,却被神魔翼散发出的能量紧紧拉住,想逃却也不能。

神魔翼被撕咬的痛感古心寒没有感觉到,他只能感觉到脖子和后腰上钻心的疼。对此古心寒并不意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神魔翼和他从来都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彼此的感应也不是互通的。唯一的联系就是神魔翼寄宿在古心寒体内,在其需要时现身帮助战斗。但只要感觉到危险,神魔翼也总是瞬间钻回古心寒体内,一刻也没耽误过。

在古心寒十八年的修炼中,神魔翼无数次从它的宿主手中抢夺能量,不论是真气还是魔力,它都一概纳入。现在神魔翼中已经存有海量的能量,并且完全没有停止的征兆,现在就连这四只悲惨的邪灵都不放过,不一会它们就暴毙于古心寒背上。

神翼上的两只被吸收全部能量后开始干枯,就像是被神翼上圣洁的光芒给净化了一般,但古心寒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魔翼就非常的真实了,它鲸吸牛饮完毕,甚至连两只邪灵的躯体都没放过,直接给切割成细碎的能量,将其收于体内。

一边变幻着位置,古心寒一边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异世无冕邪皇 帝心荡漾 逍遥乡村医圣 我的恋爱指数要满仓 我的三界红包群 这个穿越有点早全文免费阅读 我是灵馆馆长 斗罗之殿下系统 我的恋爱指数要满仓 洪荒之玉鼎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