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浦成危机(2/3)

作者:更俗
亚琳过来之前,见着谁了。

见杨丽丽眼睛也看过来,沈淮跟她说道:“你可能也认识,以前霞浦县台有个叫戴影的女主持人,后来叫戚靖瑶调到市电视台里去了,跟省委组织部戴乐生儿子戴毅的关系很密切。不过戴影始终还是记得她是霞浦人,有什么吹草动,都会记得跟我说一声;这些东西都是她拿给我的。”

杨丽丽微微一怔,她对戴影这个女人是有些印象,但不知道她会是沈淮放在戴毅、胡林那边的眼线。

见沈淮不忌这些机密事叫她知道,她心里又有说不出的高兴,凑头过来,见几页纸上打印的却是浦成集团的材料。

杨丽丽这两年虽然在嵛山不怎么出去,但省里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是能厘清的,赵沫石与浦成集团,跟省徐沛一系的关系密切,还有半年时间中央就要换届,省市党政班子的换届,也会跟中央换届契合,在这么一个敏感时刻,戴毅、胡林他们那边研究浦成集团的材料,本身就足以引发很多的遐想。

杨丽丽问道:“浦成集团是不是存在什么大问题会将徐省拖下水?”

“是啊,浦成集团要是身上没缝,也不怕苍蝇来叮。”沈淮说道,不过他也看到杨丽丽的眼眸比刚才要明亮一些,心想女人还真是奇怪。

沈淮顾不得去揣摩杨丽丽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他这时候要将心思放在浦成集团的身上来。

赵沫石曾暗中派人监视他的住处,沈淮没有捅破这件事,这主要是他不愿意搞缰他与徐沛及计经系这几年来还算默契、彼此能相忍的合作关系,但不意味着他就此会放松对赵沫石及浦成集团的警惕。

这些事,孙亚琳也是知道的。

也是因为这件事,才有他跟余薇、寇萱母女后来发生的那些事;沈淮怀疑杨丽丽对这些也是知情的。

对赵沫石及浦成集团,沈淮虽然没有采取什么直接的针对手段,但这两年也是注意搜集一些材料。

浦成集团作为徐城最早的民营上市企业,也是徐城市最大的民营企业,可以说是徐城民营经济的标杆。

在梅钢系九九年前大规模进军徐城以来,浦成集团也加快发展步伐,从电器制造行业走出来,大步迈入多元化发展的轨道。

浦成进行多元化发展的策略,要比梅钢及其他企业更加激进。

梅钢这些年来,即使也启动多次并购举措,主要也是并购一些拥有优质技术、人力或者行业资源的企业;除整合重组外,更多的也是在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进行产业孵化,不断巩固、加强梅钢系的产业集群优势。

浦成的并购重组就要粗暴得多。

差不多在九九年前后,浦成集团就变更为浦成国际投资集团,除了上市公司浦成电器之外,还先后参与疆河磷业、潜西柴机两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成功获得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浦成投资前后就以三家上市公司为平台,以所持上市公司股权为抵押,从银行及其他信贷、信托金融机构,源源不断的获得大量贷款,进行波澜壮阔的并购。

浦成这几年间所主导的并购资产规模,甚至超过梅钢系这两年来在实业上的直接投资。

由于浦成系并购的资产,主要注入浦成电器、疆河磷业、潜西柴机等三家上市公司进行整合重组,这也极大刺激这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从三年前不足五十亿的低点,持续爆涨到此时的四百亿,增涨逾八倍,成为近两年来证券市场鼎鼎有名的“浦成系三驾马车”。

也由于浦成系所持三家上市公司股权,所对应的市值不断增涨,故而浦成也据此不断向金融机构追加股权质押贷款,以支撑其不断扩大的并购规模。

虽说很多事情都是机密,不为外人所知,但仅从三家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资料来看,浦成系仅三家上市公司旗下,这几年来的并购规模就高达上百亿,涉及上百家企业,也因此承担巨大的债务。

沈淮估计整个浦成系负债规模,可能高达一百二十亿,甚至更高。

浦成集团这几年来的快速扩张,或者说是急剧膨胀,可以说是在徐沛的默许之下进行的。

也许徐沛只是单纯希望计经系旗下,也能有那么一家标杆企业,在省内能有跟梅钢系、融信系抗衡的实力。

不过,浦成集团的大厦一旦垮塌,沈淮想象不出来,徐沛要如何保全自身。

崔卫平与胡林他们将视野放在浦成集团身上,眼光还是相当毒辣的。

沈淮不知道徐沛知道崔卫平他们此时的谋划,会不会有股寒意直窜后脑勺。

“虽然浦成电器、疆河磷业、潜西柴机三家上市公司,通过不断的并购重组,销售收入规模一直都在快速增涨,但这三家上市公司并不能很好的消化收购过来的资产。三家上市公司利润水平,近年来非但没有与销售收购规模同步扩大,反而三个季度来都持续缩减,这绝对不是什么好迹象,”

孙亚琳用淡淡的语气说道,

“这还是三家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